分享我在 2022 年使用过的各种软件和服务以及使用感受。
软件#
Dropbox#
在文件同步方面,我今年仍经常使用 Dropbox,它一直非常可靠,没有出现 iCloud 和 Google Drive 上的同步错误问题。
Heptabase & Notion#
今年,笔记系统也经历了重大变化。上半年没有重度笔记需求,因此使用 Dropbox 同步 Markdown 文件,并存储一些内容到 Notion 上。然而,Notion 的使用频率并不高。下半年更加注重笔记。一开始使用 Obsidian,配合插件和 Dropbox 同步,基本上可以在所有平台上使用,但手机端的体验一般。在使用 Obsidian 的过程中,仍然遇到了一些问题。主要问题是层级文件夹管理的限制,文件深度超过三层就很少查看了。此外,文档形式也不利于多个版本的想法对比。
在 11 月份发现了 Heptabase 这款软件,多方了解后,我还是决定花 600 人民币订阅了。使用之后完全没有后悔,感觉这可能是最后一款笔记软件了。以卡片为基本单位,并使用白板进行组织,能够使得思考的过程更加流畅。虽然后来 Obsidian 也出了白板功能,但是我真的没有动力迁移回去。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我花了钱买了一年,一定要用完(笑)。Markdown 有限的表现力以及文件形式的管理还是不太方便也是一个原因。
Heptabase 用于整理想法和研究项目,而一些结构化的知识和日程管理则使用 Notion 进行存储。曾尝试过使用 Anytype 和 Obsidian 来替代 Notion,但最终还是因为其强大的数据库和稳定的跨平台实时同步选择了 Notion。此外,Notion 不需要费心管理图片,这也是使用在线工具的好处之一。使用 Chrome 上的 Notion search assistant 插件可以在 Google 搜索时同步搜索 Notion 的内容,但 Notion 的中文搜索效果并不理想,只能按字逐个搜索,因此只能说是勉强凑合着用了。
虽然 Heptabase 和 Notion 都是在线软件,但它们都能够导出为 Markdown 文件。这样,即使有一天这些软件的服务停止了,我也能迁移笔记。在备份方面,Heptabase 每次关闭都会自动备份。而 Notion 可以使用 Github 上的 notion-backup 项目并结合 Github Action 自动导出一次,即使服务器挂了也能访问数据。
总结下来,笔记系统在这一年的最主要变化是从 Markdown 转向了在线化。Markdown 本身的表现形式有限,无法支持一些复杂的文本格式。虽然 Obsidian 的社区插件中有扩展 Markdown 语法的插件,但这些插件毕竟是私有格式,其他软件并不识别。当我想要迁移笔记时,发现有两篇大量使用了私有语法的笔记只能导出成 PDF 才能较好地阅读。
在线化对于我这种需要跨平台使用的人来说十分重要。我的设备包括 PC、Mac、iPad 和 iPhone。虽然之前靠 Dropbox 实现跨平台同步 Obsidian 文档,但在移动平台上使用 Dropbox 的软件无法实现实时同步,这也是 iOS 系统的局限性。虽然 iCloud 也可以使用,但 Windows 平台的使用体验太差,外加因为没有版本管理而丢失文档的经历,让我不再重度使用这个服务。将工具切换为在线化的工具后,已经基本不用担心同步的问题了。
SimpleNote#
在全平台备忘录这一方面,原本我使用的是 Telegram,但是我的一个号莫名其妙被封了,因此我不再重度使用该平台。我曾经尝试过使用 Discord 和 Slack,但是使用频率不高,而且不太方便。后来,我了解到了 Simplenote,这是一款免费、全平台的备忘录软件,能够实时同步,背后是 Wordpress,因此我暂时不用担心它会倒闭。我将这个软件作为我的全平台备忘录,跨平台同步文本效果还不错。
Readwise Reader & Cubox#
在稍后阅读方面,我原本的阅读方式是打开信息源的 App,如果感兴趣,则会将其分享到 Cubox 稍后阅读。但随着关注的信息源增多,有些 App 基本上想都不想打开,后来我又回到了以前使用的 RSS 阅读。不同于以前未找到合适的全平台阅读软件,最近 Readwise 推出了一款 Reader 阅读器,支持稍后读、RSS、epub 阅读、pdf 阅读等等,还有许多实用功能。唯一的问题是价格不太友好,但是在教育优惠打五折的情况下我还是订阅了。Reader 的主页设计是一个优点,使我可以在打开它时就能点击文章阅读。相比之下,Cubox 在打开时是文件夹页面,需要点击文件夹才能看到文章。
Readwise 是一个不错的服务,可以同步和回顾高亮。虽然我基本上用不到可以输入的服务,但 Reader 里的高亮和 Twitter 保存也算是不错的功能了。虽然微信读书的笔记不能直接导入到 Readwise,但我发现可以使用工具将微信读书中的笔记导入到 Notion 中,稍加修改就能生成能够导入到 Readwise 的 CSV 文件,省去了一条一条录入的烦恼。至于输出方面,Readwise 和 Notion 、 Heptabase 都有集成。我会把高亮和笔记同步到 Notion 中作为备份,在 Heptabase 中,如果想要引用高亮,也能方便地拖进笔记。
曾经我把 Cubox 用作稍后读和网络裁剪软件,后来我开始用 Reader 来做稍后读,Cubox 就只作为网络裁剪的保存位置了。Cubox 是由国人开发的软件,它对微信、微博这些国内网站以及中文的支持相当不错。Cubox 的 Chrome 插件也可以在使用 Google 搜索时同步搜索,不过 Cubox 的搜索只支持严格匹配,与 Notion 相比算是两个极端了。
Zotero#
在文献管理方面,最终我还是选择了用 Zotero 替代 Endnote。虽然 Endnote 提供了免费的不限量云空间,但是客户端操作非常慢,而且分类只有一层。最后我转到了 Zotero,并配置了免费的 15G TeraCloud 的 webdav 作为文件同步,目前还没有遇到任何问题,非常方便。
Day One#
我使用 Day One 应用来记录日记。在年中的暑假期间,由于生活过于无聊,我停了两个月,但在九月份又开始继续记日记了。我第一次记日记是在 2021 年 10 月 31 日,现在可以看到去年今日的记录。看到过去的自己所记录的内容,我还是有一些感想的。希望我能够坚持记录下去吧。
订阅服务#
YouTube Premium#
由于阿根廷区价格上涨,今年我将 YouTube Premium 订阅转移到土耳其区,这也是我订阅 YouTube Premium 的第三年。
Spotify#
今年我订阅了 Spotify。转用 Spotify 的原因是 Apple Music 账号换区会清空歌曲,现在我平常使用美区 ID,订阅美区 Apple Music 一个月 9.99 美元实在不值得。使用 Spotify 后发现体验要好很多,尤其是在 Windows 平台上,还有一些不错的 Podcast 可以听。
iCloud#
取消 Apple Music 订阅时,我也取消了 iCloud 订阅,但后来发现在 Apple 生态系统中还是离不开它,于是重新订阅了 50G 的套餐。
微信读书#
我一直在使用微信读书,最近开通了两个月的会员,体验比免费版好了不少。由于购买了文石的电子书,使用频率有所提升。